镇江创新推广“稻渔综合种养”模式,稻田养蟹亩均收益超万元,农业发展新路径!

镇江新闻网 阅读:13 2025-05-11 09:25:25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各地纷纷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。江苏省镇江市作为农业大市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创新推广“稻渔综合种养”模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如今,稻田养蟹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,亩均收益超万元,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“稻渔综合种养”模式,顾名思义,就是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。在镇江,这一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展。农民们在稻田里养蟹,充分利用稻田资源,实现水稻、渔业双丰收。

镇江市的稻田养蟹模式,具有以下几个特点:

1. 科学选址,优化布局。镇江市根据当地地理、气候等自然条件,合理规划稻田养蟹区域,确保水稻生长和螃蟹养殖两不误。

2. 技术创新,提高产量。通过引进优质蟹苗,科学养殖管理,提高螃蟹成活率和产量。同时,采用生态防控技术,降低病害发生率。

3. 综合利用,提高效益。稻田养蟹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资源,实现了水稻、渔业、生态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,螃蟹可清除杂草、害虫,降低病虫害发生率,同时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。

4. 产业链条,延长价值。镇江市积极发展稻田养蟹产业链,从蟹苗繁育、养殖、销售到加工,形成完整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

近年来,镇江市的稻田养蟹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。据统计,2019年,全市稻田养蟹面积达到1.5万亩,螃蟹产量达5000吨,实现产值超过10亿元。亩均收益超过万元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稻田养蟹模式的成功推广,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,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。在养蟹过程中,螃蟹可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,减少农药使用,降低农业面源污染。同时,稻田养蟹模式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,提高农业生态效益。

面对未来,镇江市将继续加大“稻渔综合种养”模式的推广力度,扩大养殖面积,提高养殖技术水平,打造特色品牌,助力乡村振兴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稻田养蟹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,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总之,镇江市的“稻渔综合种养”模式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各地应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,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提高农业效益,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镇江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