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工厂“来料加工+居家就业”模式助力残疾人月薪超2000元

镇江新闻网 阅读:5 2025-05-17 11:25:28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,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就业实现了自食其力,改善了生活质量。在众多助力残疾人就业的模式中,“社区工厂‘来料加工+居家就业’模式”以其独特的优势,让300名残疾人月薪轻松超过2000元,成为残疾人就业的新亮点。

“社区工厂‘来料加工+居家就业’模式”是指社区工厂将原材料、半成品或成品委托给残疾人家庭进行加工,残疾人在家中进行生产,按件计酬。这种模式既解决了残疾人出行不便的问题,又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工作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据了解,该模式在多个城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以某城市为例,该市共有300名残疾人通过“社区工厂‘来料加工+居家就业’模式”实现了稳定就业,月薪均超过2000元。

首先,这种模式降低了残疾人就业门槛。由于残疾人出行不便,传统的工厂就业模式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。而“来料加工+居家就业”模式则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,大大降低了就业门槛。

其次,这种模式提高了残疾人的收入水平。在社区工厂的指导下,残疾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生产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同时,按件计酬的方式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。

此外,这种模式还促进了残疾人家庭和谐。残疾人在家就业,既能照顾家庭,又能实现自我价值,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。同时,家庭收入的增加也为残疾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为了更好地推广“社区工厂‘来料加工+居家就业’模式”,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一是加大对社区工厂的扶持力度,降低残疾人家庭的生产成本;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残疾人的生产技能;三是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,确保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合法权益。

当然,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。如部分残疾人家庭缺乏生产设备,生产环境较差;部分残疾人技能水平不高,影响生产效率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相关部门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,努力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。

总之,“社区工厂‘来料加工+居家就业’模式”为残疾人就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要继续加大推广力度,让更多残疾人受益,为实现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镇江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