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竣工,水上光伏助力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

近日,位于江苏省扬中市的“渔光互补”三期光伏发电项目正式竣工。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,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,也彰显了扬中市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成果。
“渔光互补”项目是一种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。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占地约2000亩,总投资约10亿元,采用先进的水上光伏技术,实现了渔光互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更大化。
据了解,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共安装了约4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,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亿千瓦时。这一项目投产后,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0万吨,相当于种植了约6000万棵树,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的成功竣工,得益于我国 *** 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。近年来,我国 *** 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鼓励企业加大绿色能源的研发和投资。在 *** 的引导下,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,光伏发电、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逐年攀升。
扬中市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大力推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。在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的基础上,该市还规划了多个新能源项目,包括海上风电、光伏发电等,力争将扬中打造成为全国绿色能源产业示范城市。
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的竣工,不仅为我国绿色能源产业树立了典范,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项目投产后,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,增加农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同时,该项目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值得一提的是,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,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。项目采用水上光伏技术,将光伏板安装在鱼塘上方,既保证了渔业养殖的顺利进行,又实现了光伏发电。此外,项目还采用了先进的防渗漏技术,确保了水资源的安全。
总之,扬中“渔光互补”三期项目的竣工,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。在 *** 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,我国新能源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同时,这一项目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,助力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。